 侯耘水粉《佛图夜雨》
建于渝中半岛上的旧重庆主城三面环水,只有西南山脊一线可通往“佛图雄关”,它是连接陆路交通的唯一出口,谁都想把守这个离城十里的重要关隘,它是历史上诸多兵家的必争之地,在这硬朗朗的历史背景后面却还隐透着 “佛图夜雨” 的雅名,明代在这里有了“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夜雨寺。佛图关因岩壁上的摩岩石刻佛像而得名,关墙南北近两江之滨,以高大坚固的悬崖为屏障,关呈三角形易守难攻。关隘间的夜雨寺在刀光剑影中兴建,又毁于攻城略地的战火,传说中长年能夜间浸润滴水的夜雨石也在迷雾之中消失。山临两江,地势高险,水气蒸腾,到了夜晚整个佛图关雨雾蒙蒙,云烟缭绕,宛如江上仙境浮岛。唐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就为佛图夜雨作出了最帖切的注释。佛图关众多古建筑和传说虽已淡出历史,但山上林木仍葱翠苍健,醒目的大黄葛树几百年生长下来,愈加变得枝叶昌盛,惬意山道穿行林间,再极顶远眺,碧玉如带的两江之水,有众桥横卧其上,看道路萦回,高城削天,南北美景,穷收眼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