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晓月、海棠、溪,一组诗情画意的文字,组成了曾经的南岸区现滨江路段的一组地名。由渝中隔江观向南岸,亦真亦幻的雾纱朦朦胧胧地萦绕在整个路段的上方周围,联系它们的是交错有致的沟壑溪涧泛起的层层水雾,轻轻逸向那片曾经的海棠树林渐渐飘向迷离笼罩的南山。那溪是海棠溪,溪的两旁是烟雨路和晓月路。海棠溪的溪水,从南山林间蜿蜒而出,经过长满海棠的树林,再穿过单拱石桥汇入长江。那造型有如一弯新月的单拱石桥,把溪水两边高低有序的人家紧紧相联。 每当山雨降临时桥上淡烟微布,丝丝细雨溪流映带,雾绕瓦屋逸然成趣,南岸山城的美景由此得名海棠烟雨。曾有人说“海棠烟雨” 贵在空灵缥渺,在无形和有形之间游离,是靠思、靠悟才能欣赏到的。现在,海棠树早已不再,溪水也被填上了厚土,并筑上了公路,烟雨缥渺的“海棠烟雨” 除了立上的字碑,其景业已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