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网站简介新闻中心 名家名作传世经典著名女书法家佳品欣赏书画知识 藏品拍卖吴蓬画语录
点击书画吴蓬书画瓷器古代书画家近现代书画家画论经典名家故事书画鉴赏市场动态诗书画印文房四宝
九州书画网
   
 

会员中心, 用户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新用户
  ├ 姚志超
  ├ 徐德润
  ├ 徐志学
  ├ 刘增兴
  ├ 彭志娟
  ├ 郭雅君
  ├ 陈西林
  ├ 聂中东
  ├ 史正学
  ├ 张 海
  ├ 马跃华
  ├ 张万一
  ├ 龙 瑞
  ├ 文怀沙
  ├ 方茂鸿
  ├ 李运江
  ├ 方照华
  ├ 范 增
  ├ 董昌喜
  ├ 王明明
  ├ 吴山明
  ├ 窦黎明
  ├ 刘炳森
  ├ 欧阳中石
  ├ 陆建新
  ├ 沈 鹏
  ├ 陈天然
  ├ 卢国光
  ├ 李 铎
  ├ 刘勃舒
  ├ 刘文西
  ├ 罗学献
  ├ 靳尚谊
  ├ 刘大为
  ├ 尉天池
  ├ 崔子剑
  ├ 余修林
  ├ 朱韶新
  ├ 赵振刚
  ├ 赵抱衡
  ├ 薛垂广
  ├ 吴懋祥
  ├ 王今栋
  ├ 仝相和
  ├ 师安衷
  ├ 桑 凡
  ├ 齐冲天
  ├ 彭立贵
  ├ 理勤功
  ├ 李裕兴
  ├ 韩伟业
  ├ 丁中一
  ├ 巴 山
  ├ 王天成
  ├ 李逸野
  ├ 宋晓东
  ├ 李留海
  ├ 周济人
  ├ 杜克礼
  ├ 胡秋萍
  ├ 张仲亭
  ├ 周俊杰
  ├ 张化彦
  ├ 杨克林
  ├ 李骋
  ├ 侯素珍
  ├ 关明聚
  ├ 张志本
  ├ 龚存银
  ├ 百 师
  ├ 宋华平
  ├ 李刚田
  ├ 马永超
  ├ 王伟庆
  ├ 王立春
  ├ 李自强
  ├ 周 森
  ├ 黄永玉
  ├ 郁 风
  ├ 黄苗子
  ├ 于志学
  ├ 冯 远
  ├ 宋 英
  ├ 侯德昌
  ├ 牛光甫
  ├ 杨乃寒
  ├ 屈有善
  ├ 李平逊
  ├ 侯 耘
  ├ 李福
  ├ 蔡超
  ├ 王西京
  ├ 王琦
  ├ 肖 峰
  ├ 吴长江
  ├ 许 江
  ├ 吴冠中
  ├ 刘绮
  ├ 桑一田
  ├ 刘 毅
  ├ 方 坤
  ├ 方楚雄
  ├ 方尧明
  ├ 方 云
  ├ 方 振
  ├ 方 骏
  ├ 方海龙
  ├ 方惠民
  ├ 方绍武
  ├ 方增先
  ├ 李晓军
  ├ 丁嘉耕
  ├ 张召京
  ├ 李秀峰
  ├ 顾建全
  ├ 王 松
  ├ 王福增
  ├ 张如学
  ├ 董财儒
  ├ 张明宝
  ├ 林 岫
  ├ 李振淑
  ├ 刘颜涛
  ├ 朱 非
  ├ 蒋雨浓
  ├ 韩宁宁
  ├ 方 胜
  ├ 姚新峰
  ├ 瑞永德
  ├ 刘永杰
  ├ 陈良才
  ├ 王广然
  ├ 周丹瑜
  ├ 公丕炎
  ├ 吴 蓬
  ├ 胡明军
  ├ 杨子健
  ├ 林其风
  ├ 许新乐
  ├ 徐鸿春
  ├ 安多民
  ├ 熊久林
  ├ 朱戊扬
  ├ 张泗端
  ├ 邓 强
  ├ 郭耀西
  ├ 周 波
  ├ 伍燕恒
  ├ 侯宝泉
  ├ 闫广魁
  ├ 徐志数
  ├ 王泽培

山 水 类


花 鸟 类


动 物 类


书 法 类


综 合 类


人 物 类

 
 ◆ 本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画论经典 - 正文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译解(八)
所属类别[画论经典] 页面功能【打印】【关闭】 发布时间:2013/4/18 15:43:55 
新闻来源[本站] 已[1841]人查看此新闻信息
【原文】泾县包氏以精敏之姿,当金石之盛,传完白之法,独得蕴奥,大启秘藏,著为《安吴论书》。表新碑,宣笔法,于是此学如日中天。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
    今日欲尊帖学,则翻之已坏,不得不尊碑;欲尚唐碑,则磨之已坏,不得不尊南、北朝碑。尊之者,非以其古也,笔画完好,精神流露,易于临摹,一也;可以考隶、楷之变,二也;可以考后世之源流,三也;唐言结构,宋尚意态,六朝碑各体皆备,四也;笔法舒长刻入,雄奇角出,迎接不暇,实为唐、宋之所无有,五也。有是五者,不亦宜于尊乎?
    【译文】安徽泾县的包世臣,以其精明敏慧的禀赋,生活在金石学的鼎盛期,尝受邓石如所传笔法,独得其精髓。他查阅了大量的珍秘藏书,写成了《安吴论书》一书。在书中他表彰新碑,宣传笔法,就这样,他的理论在书坛产成了极大的影响。到了咸丰、同治时代,碑学广泛传播开来,连一般的儿童和僻远的荒村,也没有不谈论北朝碑刻和摩写魏体书法的,因为时代的风尚已经是这样的了。
     今天想去尊崇帖学,但帖本已被翻刻得太不像样了,不得已去尊崇碑学;本想去尊崇唐代的碑刻,但唐碑已被磨损得太不像样了,不得不去尊崇南、北朝的碑刻。尊崇的原因,不是因为南、北朝碑的古老,而是因为其笔画好,神采飞扬,便于临摹,这是第一点;可以用来考察隶、楷书的演变过程,这是第二点;可以用来考察后来书法发展的源流,这是第三点;唐碑讲究结构,宋碑追求意态,六朝碑刻却各种风格都齐备,这是第四点;用笔舒展沉毅,雄奇峻峭的点画时时可见,应接不暇,这些实在是唐、宋碑刻所不具有的,这是第五点。有这五点原因,难道还不值得尊崇吗?
    【解读】书分南北的最早提出者,当推赵孟坚。其在《论书》中明确指出“晋宋而下,分而南北。”延至清初,冯班也有“画有南北,书亦分南北”之说。到阮元始撰专文论之。包世臣复接力阮元,著《艺舟双楫》(即《安吴论书》),煽焰扬波,力主北碑。康有为接踵包氏,著《广艺舟双楫》,集碑学之大成。包氏在《艺舟双楫》中,对北碑书法倍加推崇,赞誉有加。其言“北碑画势甚长,虽短如黍米,细如纤毫,出入收放,俯仰向背,避就朝揖之法备具。起笔处,顺入者无缺锋,逆入者无涨墨,每折必洁净,作点尤精深,是以雍容宽绰,无画不长。”又说:“北朝人书,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复说:“北朝隶书(此处指真楷),虽率导源万篆,然皆极意波发,力求跌宕。凡以中郎既往,钟、梁并起,各精巧妙,门户益开,踵事增华,穷情尽致。”此种言论,无疑对后来康有为的尊碑思想是一种强力开启。
    包世臣不仅是一位书法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书法大家,尝自诩为羲之之后第一人。包氏书法,师承邓石如。邓氏精研篆、隶、北碑,包氏受其影响。尝自述其书:“余性嗜篆分,颇知其意,而未尝致力。至于真、行、藁草之间,则不复后人矣。”可见其对自家书艺的自矜。包氏早年学书,用心在唐、宋人,中岁后尚习北碑,于篆、隶上所下功夫,确乎“未尝致力”。而观其所作真、行、草诸书体,则多有篆、隶笔意,故知包氏“颇知其意”之说非属虚语。
    康有为倡碑抑帖,卑贬唐、宋的理论,在包世臣《艺舟双楫》中实已早发先声。包氏的依据是:“北碑字有定法,而出之自在,故多变态;唐人书无定势,而出之矜持,故多板刻。”康氏用以发展,语虽存异,而精神着力处,实出一辙也。
送货方式 售后服务 付款方式 包装运输 合作加盟 退换声明 版权声明 购物流程 团购
保密安全 企业文化 保真声明 常见问题 法律声明 本站章程 VIP服务 建议投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联系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欢迎加盟 | 业务联系
版权所有:九州书画网 技术支持:通达网络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河南长庚律师事务所 张红卫律师
 直销电话:  电话:18003932399 13903933796 0393-4878427 联系人:方先生
豫ICP备11008041号-1